找到相关内容736篇,用时2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不取于相 如如不动

    其是幻耶?楞严经开示最明矣。经曰:‘如来本起因地,最初发心,先以直心正念真如,始能远离诸幻。’正念即是。谓须径直真如本性,方能知其是幻也。由此可见必须先悟如如不动之本性,乃能不取于相矣。此前所以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两句经文,互为因果。应交互用功。不可但认不取句为修功,如如句为成效也。 换言之。不但应向不取上坚持,还须向如如上。且为坚持之前方便。即是欲坚持不取,必当先修觉。...

    江味农居士著

    |金刚经|般若|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3/04463121177.html
  • 永嘉禅法

    时候,这时,心是一种没有妄想的寂静状态,这就叫做「寂寂」,这是一种沉稳、安定、凝然的感觉。这时,我们的心没有任何的妄想,心是寂静的,但我们还有知觉、有神识、有觉性。这个没有妄想、影像,但却有知觉力、力的觉性,就叫做「惺惺」,这是一种升扬、活泼、光明的感觉,我们把妄想寂静下来以后,能够在寂静之中,把这个力,也就是「惺惺」的力量予以体会、提摄、浮现,于是在寂静之中有力(寂寂中有惺惺),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4547856.html
  • 佛教无疆域 法义贯一味

    佛法,其开示如下:  (一)的功用  我们学习瑜伽要注意我们的呼气、吸气,这是有深重意义的。因为这样有助于我们观照每个当下。我们的心识通常在想过去或未来,我们的思想不断地在运作,很难活在当下。我们...静下来,就能够立即感受到祥和及舒适,这是非常有益的。如果我们对身体、对呼吸、对内在的感受能更加清晰的,就更能够活在当下。假如—直想著过去的种种,则所产生的情绪,以及—些思考的方式,当下就会现出来。当...

    释智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95964500.html
  • 首届中国鱼山梵呗文化节在山东聊城举行

    中国佛教图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圆持法师、省佛教协会会长长老、副市长刘继恩、市政协副主席孙喜海和县领导同志张传玄、霍高原、哈宝泉、靖培恩、秦玉珍出席开幕典礼仪式。县政协主席靖培恩宣布首届中国鱼山梵呗文化节开幕。副县长秦玉珍在开幕典礼仪式上致辞。中国佛教图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圆持法师宣读了中国佛教协会发来的贺电,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中心主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田青,省佛教协会会长长老...

    【佚名】

    |梵呗|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9/0807565630.html
  • 湖北省黄梅四祖寺第四届禅七法会如期举行

    禅定,就是禅定智慧的结合。心念不动就是定,能够照顾它、反省它、它,这种功能,这种力量,这种作用,就是智慧。照顾当下的心念,就是智慧与禅定同时并用。” ...

    【佚名】

    |禅七|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1/0900207384.html
  • 山东阳谷海会寺举行“能公上人示寂追思法会”

    公祭典礼会场 贯澈长老举火说法   2009年4月1日,山东阳谷海会寺举行了“能阐长老示寂追思法会”。江苏省佛教协会理事、苏州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包山禅寺方丈贯澈法师主祭;山东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五莲山光明寺住持法师,香港天台讲寺住持宽智法师,韩国佛教总会会长、财团主席净宗法师陪祭。四方信众近千人参加了法会。   山东省宗教局副局长马银平,淄博市宗教局副局长张文堂,淄博市...

    佚名

    |法会|示寂|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4/09143337624.html
  • 四念处的重要性

    、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由粗到细的四个自我警觉层次,检验自我是否分分秒秒念念分明,是否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地,如实自身的四大变化及动作、姿势,如实自身的感受是否有苦、乐、不苦不乐,如实当下的心念影像是否有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的掉悔、恋盼而引发散乱与昏沉,如实是否有出自于顺我则贪及延展出“常见”(愿它恒常、不变异)及逆我则嗔及延展出“断见”(愿它消灭、不再存在)。  一个接一个地...

    張慈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50048597.html
  • 觉性常

    清楚知道掌握好自己的心,要时刻把心收摄起来,收在一个没有形相、一个知觉的境界去,把自己心性的智慧不断地提升上去,这才是大家要努力的方向。就像永嘉禅法的“奢摩他”,是属于一相三昧、一行三昧,所谓一行三昧就是心念无第二行、无第二念,心念始终保持在一种无相、无形的状态;不是把心关起来,而是面对一切境界的时候,心不动转、心不取像、心不分别,主要就是在心念上保持清清净净、灵明的觉知力,这就叫“一行三昧...

    惠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55569777.html
  • 传圣法师答:应当如何念佛?

    功夫很深才行啊!一般行人岂易做得到?岂有不忘前失后哉!试看大势至圆通章全非如此。仅教如子忆母而已!试想当小孩思念母亲而呼喊妈的时候,还要用耳朵来返听自己的声音吗?因小孩思念呼喊妈妈时是完全发自内心...

    传圣法师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8/09234589553.html
  • 千载寂寞荷泽禅

    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一悟即知佛业。”对此神会中这样解释的:  (神会)曰:我心本空寂,不觉妄念起,若觉妄念者,觉妄自俱灭,此即识心者也。  问:虽有,还同生灭,今说何法得不生灭?  答曰:只由心起故,遂有生灭。若也起心即灭,即生灭自除,无想可得。假说已灭,生灭自无,即不生灭。  此处应该注意,在神会学说中,只是修法上的方便,是最终要被消解的假立,并不是指最后的境界。他曾...

    聂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5350272.html